2020年6月21日15时30分左右,重庆市潼南区米心镇报告:该镇童家村涪江河坝水域发现有人落水,当地政府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搜救。
初步调查,失踪人员均为居住在附近的米心镇小学学生,周末放假自发相约,到童家坝涪江河一宽阔的河滩处玩耍,期间有一名学生不慎失足落水,旁边7名学生前去施救,造成施救学生一并落水。
视频据央视新闻
截至22日7时10分,经全力搜救打捞,重庆潼南区8名落水小学生全部打捞出水,均已无生命体征。
暑热来袭
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
一次次惨痛的教训
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一、加强对孩子的监护
(1)溺水高发时段
(2)上学放学途中、周末、节假日
各位家长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在这些时段,尤其要防止孩子去玩水。如果孩子要外出您一定要做好“四知道”。
(3)家长要做到“四知道”
知道孩子去哪里?
知道孩子和谁去?
知道孩子去做什么?
知道孩子何时回来?
如果孩子想和小伙伴去野外玩水,一定要及时当面阻止;如果孩子在外没有及时回来,要立刻去寻找。
特别提醒
如果是幼童,尤其要看护好,不要让其脱离监护视线,以免发生溺水、坠楼、走失等悲剧。
由老人看护孩子的,一定要与老人做好沟通,务必与老人保持畅通,有事及时打电话,掌握好孩子的动向。
二、加强对孩子的防溺水教育
(1)告诫孩子“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3.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4.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孩子擅自下水施救
5.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6.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2)预防溺水请牢记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水情不明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
2.选择安全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3.必须要多人同行并在老师、教练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
4.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
5.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
6.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7.在游泳前,要做好拉伸运动,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三、落水的正确处理方式
(1)不慎落水,如何自救?
1.在水中出现危险时,不要慌张,调整呼吸,待口鼻露出水面后,迅速举手呼救。
2.如果碰到脚抽筋,可以反方向拉伸“抽筋”部位的肌肉,让其伸展或松弛。
3.注意抓住水中漂浮物或者木板等。尽可能屏住呼吸将头后仰,待口鼻暴露出水面后用嘴呼吸。
4.救援者出现时,应听从救援者指挥,不要因为惊慌抓抱救援者从而影响救援。
(2)同伴落水怎么办?
若遇同伴落水,切不可盲目下水救人或手拉手救人,而应大声呼救,让附近的大人来帮忙,这才是真正在帮助同伴。
不能认为自己不够朋友!
千万不能认为同伴落水,自己不跳下去救,就不够朋友!及时找大人帮忙才是救援成功率最高的方式,才是真正在帮助同伴!
不能因为害怕而隐瞒!
救不上来同伴也不是你的错,千万不能因害怕而隐瞒!没有救上来同伴,也千万不要有心理压力,更不能因害怕而隐瞒事实,从而导致没有及时报警或让大人知道,耽误了宝贵的救援时间。
盲目施救不可取
× 不能直接下水施救
不能直接跳下水施救,未成年人没有足够的能力下水救溺水者,千万不能下水救人,以免发生群死群伤的悲剧。
× 不能手拉手施救
不能手拉手施救。落水者力大无比,稍有不留神就会被落水者拉下水,造成连环溺水的悲剧。
智慧救援才有效
√ 大声呼救
碰到有人溺水,不要慌乱,第一时间要大声呼叫,找大人帮忙,同时拨打110报警,如果有多个同伴在一起,要派出一人去寻求大人帮助。
√ 寻找漂浮物
寻找身边的漂浮物抛向溺水者,如救生圈、木板等;如果没有漂浮物,也可以在书包里装满矿泉水瓶抛给溺水者。
√ 寻找竹竿或树枝
寻找竹竿、树枝等递给落水者,也可以把衣服打成绳结抛给落水者,救人时要趴在地上降低重心,以免被拉入水中。
特别提醒
未成年人不具备直接救人的能力,严禁下水或手拉手救援。即使采取指挥救援,也一定要以保障自身安全为前提。
孩子爱玩水是天性,但家长不可疏于防范,一定要做好日常监管,并给孩子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其避险和自救能力。
综合整理自:央视新闻,学生安全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