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学校违规办学行为”及“校园安全风险隐患”如何治理?“办法”来了!
2019-05-31 16:53:15

        为深入持续开展全省教育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义务教育学校违规办学行为突出问题和社会高度关注的学校安全问题专项治理,日前,省教育厅制定了《关于集中开展义务教育学校违规办学行为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全省学校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一起来看看两份文件的重点内容吧——

 

关于集中开展义务教育学校违规办学行为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用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切实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促进广大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按照十三届省委五次全会和省纪委四次全会部署,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深入持续开展以集中整治义务教育学校违规办学行为为重点的教育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活动,加快构建“以生为本、依法治校”的良好育人生态,努力办好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

 

治理重点  

       为有效巩固校外培训机构整治成果,努力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和家长焦虑,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2019年在全省范围内重点开展义务教育学校违规办学行为专项治理,具体包括集中整治义务教育学校违规招生入学、违规考试和超标超前教学等10种违规办学行为。

 

违规招生入学

1.公办学校未实行免试就近入学的。

2.民办学校没有严格遵守义务教育免试入学规定,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选拔学生的。

3.民办学校招生未纳入属地统一管理,无计划和超计划招生,或超出审批范围招生的,未与公办学校同步且提前招生的。

4.公办和民办学校以各类竞赛证书、学科竞赛成绩、考级证明或社会培训机构组织的各类考试结果等作为招生入学和分班依据的。

5.公办和民办学校收取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赞助费和捐资助学费的。

 

违规考试和超标超前教学

6.各级教育部门举行区域性统考、统测的,在小学组织选拔性或与升学挂钩的统一考试的;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统一考试超过1次,其他年级每学期统一考试超过2次的。

7.考试内容超课程标准、超教学进度或将奥数和学科竞赛题等作为考试内容的;要求家长评改作业的。

8.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以各种形式公布学生的考试成绩、班级年级均分、排名的;小学段的考试成绩未以等级记分评价的。

9.义务教育学校未实行均衡分班,以考试成绩分重点班、实验班、快慢班或以分层走班等形式变相分快慢班的。

10.义务教育学校超课程标准、超进度教学或“非零起点”教学的;各级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未经批准随意调整教学计划的;寒暑假推迟放假或提前开学的;在职教师开展有偿补课的。

 

 治理措施  

       本次义务教育学校违规办学行为专项治理坚持问题导向,突出规范办学,立足源头治理,聚焦痛点问题,强化标本兼治,严格执纪问责,以期实现“三个全覆盖、三个明显”,即: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入学和同步招生全覆盖,依规依标考试与教学全覆盖,均衡分班和规范收费全覆盖,教育教学秩序明显好转,学生过重负担明显缓解,群众教育获得感明显提升,为我省中小学校规范办学、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打下坚实基础,为江苏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更加公平、更有质量、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积极贡献。

(一)站稳人民立场,压实治理责任。

(二)健全监督网络,强化督促检查。

(三)严肃执纪问责,形成有力震慑。

(四)发挥教师作用,推进家校协同。

(五)增加资源供给,提供优质服务。

(六)强化日常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治理步骤  

       本次专项治理的时间约一年,治理范围为义务教育学段。上半年(7月底前)围绕1—5条重点治理违规招生入学行为,下半年(8月中旬至12月中旬)围绕6—10条重点治理违规考试和超标超前教学行为。8月中旬,省教育厅召开专项治理推进会,总结上半年治理成效,部署下半年违规考试和超标超前教学治理工作。

 

全省学校安全风险隐患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教育领域安全风险,切实筑牢学校安全防线,切实保障师生安全,根据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议部署要求,决定开展学校(含幼儿园)安全风险专项整治工作。

 

整治重点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围绕实验室及危化品安全、消防安全、治安防控、食品安全、校车及交通安全、建筑与施工安全、实习实训安全等学校安全重点环节,通过全面排查、滚动治理、压茬推进,彻底整治一批学校安全重大风险隐患。

 

(一)实验室及危险化学品安全

1. 实验室安全责任体系是否健全;

2. 实验室安全运行机制是否完善;

3. 相关人员的安全管理职责是否明确具体;

4. 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与准入制度是否严格落实;

5. 实验室安全个人防护与环境保护、废弃物处置措施是否按规定落实;

6. 危险源的采购、运输、存储、使用、转移、处置等环节是否做到全过程监管并建立分布档案和使用台帐;

7. 实验室安全定期检查与安全巡查机制是否建立并有效落实;

8. 实验室用压力容器、气瓶、生活用锅炉和电梯等特种设备是否向当地特种设备监察机构备案,并依法定期检验、开展安全巡查;

9. 特种设备操作人员是否做到全部持证上岗。

 

(二)消防安全

1. 学校建筑物或场所是否依法通过消防验收或消防备案;

2. 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有效并定期维保;

3. 电气线路、管路敷设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检测维保;

4. 消防值班人员是否按规定配备并持证上岗;

5. 防火检查、巡查是否做到定期开展;

6. 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现象是否存在;

7. 电气火灾隐患是否及时整改;

8. 疏散通道是否畅通。

9. 消防重点单位是否按要求建立微型消防站。

 

(三)治安防控

1. 学校是否按规定配备专业保安和安全管理人员;

2. 警务室(门卫室)物防设施是否齐备;

3. 一键报警装置是否按规定安装;

4. 学校门前是否设置硬质防冲撞设施;

5. 校园视频监控是否实现全覆盖;

6. 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是否有力有效;

7. “护学岗”是否按要求设立;

8. 校园安全会商研判、定期通报、联合整治、联动处置机制是否建立。

9. 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是否按规定落实相关安全防范措施。

 

(四)食品安全

1. 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是否全面落实;

2. 食品安全管理的制度是否健全并有效落实;

3. 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是否做到定期开展;

4. 食品采购追溯体系是否建立;

5. 食品安全的全过程监管是否落实;

6. 陪餐制度是否按规定落实。

 

(五)校车与交通安全

1. 拼装车、三轮车、农用车等非法接送学生现象是否存在;

2. 相关部门是否定期开展非法接送学生车辆整治;

3. 校车是否按审核确认的线路行驶且行经线路无危桥、危险路段;

4. 校车是否安装随车视频采集设备且无超速超载问题;

5. 上学放学高峰期间校门口交通是否有序;

6. 校园内交通管理是否有序、安全。

7. 学校组织的师生集体外出活动是否经严格审批并落实相关安全防范措施。

 

(六)建筑与施工安全

1. 学校建筑(含附属设施)安全状况是否定期开展排查监测;

2. 违规使用D级危房或存在危险房屋的问题是否存在;

3. 对低洼地带、地质灾害点、易滑坡地段、易遭受雷击、基础沉陷等区域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

4. 学校在建项目施工场所是否严格实行隔离管理,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5. 应对极端天气、旱涝灾害机制措施是否健全完善。

 

(七)实习实训安全

1. 学校和实习实训单位是否对实习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

2. 学校和实习实训单位是否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安全生产及职业卫生有关规定;

3. 学校是否督促指导实习实训单位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执行相关安全生产标准,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4. 实习实训单位是否按规定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 实习实训单位是否配备必要的安全保障器材和劳动保护用品。

 

 

整治措施

        专项整治工作坚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切实查漏洞、补短板、促整改,把抓安全责任落实贯彻始终,把师生安全教育贯穿始终,把风险隐患整治与完善防控机制贯彻始终,着力构建系统有效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

(一)构建一个完善的安全责任体系。

(二)开展一场集中的安全教育活动。

(三)实施一次彻底的安全风险隐患排查。

(四)消除一批重大的安全风险隐患。

(五)组织一次全面的安全风险防控督查。

(六)筑牢一套完备的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来源:江苏教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