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校园疫苗注射
2019-02-20 14:45:58

      最近吉林长春长生生物科技责任有限公司因狂犬病疫苗生产记录造假,被国家药监局查处的消息引发舆论一片哗然。随后人们发现该企业的全资子公司去年因生产的“百白破”疫苗效价不符合规定,被立案调查。这使得家长们对孩子的疫苗注射一事万分揪心,注射过该疫苗的孩子家长一片恐慌,没注射过的孩子家长则忧心忡忡,不知道是否该给孩子接种疫苗。曾经在防疫制度并不完善的过去,也曾经发生过疫苗事故,而事故由于以学校为单位所以伤害的范围非常大,受害学生多达数百人,更是有数十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2005年6月16日至17日,泗县大庄镇卫生防疫保健所未经过县卫生、教育主管部门和大庄镇政府同意,擅自与学校联系,组织数名乡村医生,对该镇17个村19所学校的学生进行了甲肝疫苗接种,共接种2500多人,导致部分学生出现不良反应。截至25日,泗县已经收治接种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中小学生121人,其中重症20人,并有1名小学生23日下午死亡。

      上述案例是由于注射了不合格的疫苗而导致的群体性学生伤害事故,而个别学生因身体原因,在接种疫苗后产生不良反应的事例也是屡见不鲜。

      2005年10月25日,孙同学接到学校下发的《麻疹、腮腺炎、风疹减毒活疫苗接种通知书》,要求家长签字后交回,孙家长决定不注射疫苗,故拒绝签字。10月26日,班主任要求全班同学前去注射点等待接种。孙因正在发烧,二次向接种大夫说明情况,但大夫置之不理,并给其注射了麻疹疫苗。之后,孙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后辗转多次医治,被确诊为脑脊髓脱髓鞘性疾病,导致孙至今瘫痪。

      2013年11月18日上午,梁山县寿张集卫生院工作人员在梁山县张集镇育英小学为学生李某甲注射流感疫苗,但未按操作要求排除接种禁忌症,造成李某甲持续发烧、鼻出血、多部位感染。

      在上述两起案例中,当事人都将学校、疫苗注射机构等告上法庭,尽管判决中并未让学校承担责任,但是诉讼本身就是一种负累,且对学校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而校方在看到自己的学生因疫苗注射而导致疾病甚至瘫痪时,想必也是心痛万分的。校方应当如何解决疫苗注射中的学生不良反应问题呢?我想是要将校园疫苗注射制度化,规范疫苗注射的行为。

      首先,学校未接到卫生部、教育局的统一通知,不能组织学生注射疫苗。如果家长认为学生确有注射疫苗的必要,可以令家长自行前往医疗卫生机构注射疫苗。

如果确实接到了卫生部、教育部的通知,要统一为学生接种疫苗,那么学校也应当做好以下措施:

1. 要求上级部门核查疫苗的基本情况,比如生产日期、生产单位、疫苗批号。核查疫苗生产企业的资质,是否有生产不合格的前科等情况提供给学校。

2. 在注射疫苗之前,应该给家长发放通知。通知中应当载明不适合接种疫苗的各种条件,由家长自查是否适合注射疫苗,并要求家长签字同意或是不同意。由班主任统计不适合接种疫苗的学生,做好记录工作。

3. 在接种疫苗当天也要检查同意接种学生的身体情况,当学生身体不适时,及时向接种医生反应情况。

4. 当学生接种疫苗后发生身体不适反应,学校应当及时将孩子送往医院进行检查,并同时通知家长。

      疫苗注射的目的是希望能在被接种人体内产生抗体,使得他们产生免疫力,根本目的是希望能让被接种儿童拥有健康的身体。但是在一些时候,疫苗却成了戕害儿童身体的毒药,如何在校园中避免这样的疫苗注射事故呢?建立制度化的疫苗注射体系是很好的解决方法,规范化的疫苗注射才能让学生在校园内健康安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