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简介:
5月24日上午,黄江食药监分局接到群众投诉电话,声称黄江镇某基础幼儿园的大米和牛奶存在质量问题,有儿童食用后身体出现不适。随后,相关执法人员立即赶往现场进行调查。相关家长反映,孩子平时喝的不是牛奶,是兑了水的劣质奶。另一名王姓家长说孩子因为肠道问题入院检查,医生说是孩子长期食用不健康的食物引起的。据食药监部门调查,该幼儿园使用的炼奶是雀巢公司生产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均在有效期内,符合国家标准,大米也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家长依然坚持幼儿园食物质量存在问题,经过协商,幼儿园与家长达成一致,由家长带各自的孩子去医院检查,费用由园方承担。
问题分析:
民以食为天,近年来,与学校、幼儿园有关的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上述案件中,家长基于对炼奶冲水的误解,从而认为幼儿园提供劣质牛奶和大米给儿童食用,并导致个别儿童肠道出现问题。但是根据食药监部门的检查,幼儿园所使用的炼乳、大米都没有质量问题。在笔者看来,这是一起因沟通不善而引发的纠纷。
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国家曾经出台过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业法等各种法律用以规范食品安全,此外江苏省还曾经针对学校、幼儿园的食堂专门出台了食品安全管理操作指南。指南对学校食堂的组织管理、设施及布局、以及食堂制作食物的过程控制等都作出了基本的规范。只要学校、幼儿园根据指南进行操作即可,但是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家长对幼儿园食品安全的不信任、无信心。如何增进这种信任和信心?公开透明是最好的途径。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达,现在幼儿园都会有家长的微信群,可以利用这种方便的通讯工具,成为食品安全公开透明的平台。比如幼儿园专管食品采购的负责人可以在每次采购后制作包括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地等重要信息在内的表格,在群里进行公示。
幼儿园也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到幼儿园的厨房、食品储藏室等地方进行参观,并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共进午餐,实时地考察一下孩子的饭食情况,使得家长更为放心。
幼儿园老师还可以在教学时进行额外的作业布置,比如要求孩子回家给父母描述自己吃了什么,既可以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从侧面展现幼儿园食品的情况。
对于孩子,特别是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家长总是有着各种担心,这些担心的背后都是浓浓的爱。幼儿园应该温柔地接受些“爱的担心”,变成激励幼儿园完美的一种动力。
建议:
1、幼儿园的采购负责人可以在幼儿园的家长群中,定期发布所采购食品的基本情况。
2、幼儿园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到园参观,并与孩子一起共进午餐。
3、幼儿园老师组织教育教学时,可以留一些与食品有关的作业,不如向家长描述自己吃了什么等,从侧面展现幼儿园的食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