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全国各中小学秋季运动会陆续拉开序幕,运动员们做好大显身手的准备,但满怀期待的同时也要安全比赛。
学校是校运会场地和设施的提供者,是学生在校期间的教育、管理和保护者,就是校运会伤害事件的责任主体。
体育运动中,参与人员所面临的危险相对而言是可预见的。而运动会竞赛项目多,运动强度大,参加人数多,让本就充满激烈性、竞争性、对抗性、开放性的体育运动具有了相对更大的人身危险性,学校对于学生安全负有了更高的注意义务。
一旦学校组织安排不当,极易发生校运会伤害事件,如安全教育和保障工作不到位、运动项目设置不合理、发生伤害事件后未及时处理等,都可能因未尽教育、管理和保护义务而面临责任的承担。
根据《民法典》《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法律规范,学校对校运动会伤害事件承担责任的方式和程度依据事件本身的性质和学校的安全工作确定。因此,为保障学生安全,充分履行学校教育、管理、保护的法定职责,更好地迎接运动会的顺利开展,学校安全保障工作必不可少。
安全准备工作
一、运动会前
1、班主任应对参赛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是否存在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者不适合参加体育运动的情况)凡有心脏病、慢性疾病等不适合参加比赛的学生,不准参赛,并做好这些学生的安抚工作。
2、体育老师应组织并指导参赛学生进行一定时间的、连续的、适应的训练,每次训练前都应讲授运动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和注意事项。
3、安排专业的人员勘察比赛场地,检查器材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4、学校应对师生进行运动会安全教育,可通过广播、黑板报等宣传方式或在学校有关的会议上,结合经典案例,加强教育宣传。
二、运动会进行过程中
1、教师应当加强参观生的管理和约束,组织学生有秩序地观看比赛。随时清点本班学生人数,对随便离开的学生要及时查明原因,清楚去处,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处于教师的监管之下。
2、每个比赛项目开始前,候场负责老师都应提醒学生已经做好热身准备运动,检查参赛学生的着装符合运动性,比赛项目的负责老师应再次说明比赛过程中的重要安全注意事项。
3、运动会中出现学生受伤的,应立即送往医务室或附近医院治疗,避免损害的扩大,并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告知情况。
运动会安全预案(模板)
****学校将于****年**月**日在学校田径场举行校运动会。为确保运动会的安全开展和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运动会安全应急预案,规范运动会期间的安全管理工作,积极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
一、安全应急领导小组:
组 长:(校长)
副 组长:(分管副校长、其他校级领导)
成 员:(中层干部、年级主任、体育组教师、班主任)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调度有关老师按规定就位,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控制现场,组织安排排危救援工作。
3.根据需要指挥疏散工作,并根据事件性质,及时报请上级有关部门。
4.面对天气变化等突发情况,决定比赛是否正常进行。
二、制定科学、合理、详尽、操作性强的运动会规程,并编排运动会秩序册。
三、具体实施方案
(一)运动会前:
1.各班主任对所有参赛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严格把关。对特异体质或具有心脏病等慢性疾病不适宜参加剧烈运动的学生,禁止报名和参赛,并做好安抚教育。隐瞒参赛学生身体问题造成意外的,追究班主任等有关人员的责任。
2.运动会安全领导小组至少召开一次安全专题会议,布置运动会安全事宜,向全校每一位师生和职工人员传达。制定身体健康状况承诺书和家长告知书,确保家长知晓,无隐瞒情况。
3.各班主任召开班级专题会提出运动会期间学生比赛和观赛的纪律要求,强调注意安全事项;体育老师应当对参赛学生进行相应参赛项目的安全教育与注意事项,并教导学生正确进行赛前热身准备工作。
(1)路队安全。教育学生按照规定的路线,有序到达指定位置落座,运动会结束后,按序原路返回。路队过程中听从指挥,严禁奔跑、推搡。
(2)观看安全。教育观赛学生文明观赛,不得擅自离开观看场地,特殊情况需先向班主任报告后方可离开。
(3)比赛安全。教育运动员在比赛中听从指挥,不违规操作;提醒运动员做好运动前的热身准备工作,注意准备活动的方式方法,各比赛项目开始前说明该项运动易出现的安全问题和注意事项。
(二)运动会期间:
1.校长是运动会安全第一责任人。运动会所有工作人员责任到岗、责任到人,各司其责。
2.裁判员是运动会各项目比赛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比赛前,认真检查场地和所用器材的安全情况,维持比赛场地秩序,禁止非当时参赛人员接近比赛场地(特别是投掷项目),在比赛场地观看、接人、带跑。比赛完毕督促运动员立即退场,不得在场内逗留。报到候场时,检查参赛人员的着装。点名检查,杜绝违规参加项目及冒名顶替行为。对正在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要密切注意其身体健康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置突发事件。
3.班主任是班级安全第一责任人。班主任不得擅离职守和迟到早退。随时清点本班学生人数,对随便离开的学生要及时查明原因及去处,组织学生文明观赛。随时观察观赛学生状况,并及时了解赛后运动员的身体情况,如有伤病或不适,及时送往医务点救治,发生意外事故及时报告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出现不可预知的紧急情况,立即组织学生,听从大会组委会统一指挥。
4.运动会期间学校对管理人员、裁判员、后勤保障人员等运动会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和考勤,切实履行岗位职责。
5.对工作不负责任造成重大事件和不良影响的,学校将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安全责任人职责
1.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各成员确保通讯畅通。
2.保安、安全办、志愿者等不定时检查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3.运动会现场设医务求助点,提前准备好相关急救药品和器械,随时准备处理可能发生的运动伤害,特殊情况及时上报领导小组。
4.严禁外来闲杂人员进入校园(非本校机动车严禁入内)。
五、应急处理:
(一)应急指挥:
1.应急处理指挥由本预案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校长),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抢险疏散,及时报110、120抢险中心并向上级报告有关情况。
2.总指挥若因故不在,由副组长(分副管校长)替补。
(二)伤害事故现场处置程序
(1)发现学生受伤或身体不适,应当立即送校医救治,并通知班主任。如校医认为有必要送医院救治的,应迅速通知家长。若家长不能陪同或情况紧急的,必须由校医或班主任陪同到医院。
(2)发现打架斗殴等现象,现场老师或第一位发现突发事件的当事人为应急处理第一责任人,迅速采取措施制止并报告应急领导小组。事态严重的,应拔打“110”报警求助。
(三)突遇天气变化,应急领导小组可根据天气恶劣程度决定比赛是否正常进行。
(四)善后处理:
事故发生后,学校应急领导小组及有关安全责任人员及时做好应对处理举措,及时报告主管部门并积极配合上级领导对事故情况的调查,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相应的处理和改进建议。
(五)信息报告与发布:
1.安全事件相关信息采取逐级汇报制度。事件第一发现人应及时向学校相关领导汇报,事态严重的,第一时间向行政主管部门汇报。
2.事件对外发布情况,需经学校领导小组同意,专人接待。任何人不得主观臆测,瞒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谎报,或擅自接受报刊、电台等宣传媒体的采访。
****学校
****年**月***日